AMD、Intel的新一代处理器都已经陆续登场股票在线配资公司,Tom's Hardware更新了排行榜,从游戏性能、单线程性能、多线程性能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定。
游戏性能排行榜:
一共13款游戏,搭配RTX 4090,测试1080p分辨率、高/超高画质,结果取平均帧率、1%低帧。
AMD X3D系列排名稳稳组成第一集团,毫无悬念,而且是断崖式的遥遥领先,开启PBO加速后还能获得更好性能。
最新的锐龙7 9800X3D当然高居第一,它的前辈锐龙7 7800X3D紧随其后,二者的优势之大都有些夸张,平均帧率超过200FPS,1%低帧也超过140FPS。
更高端的锐龙9 7950X3D/7900X3D、主流的锐龙5 7600X3D也同样表现不俗,分别适合需要兼顾生产力、追求性价比的用户。
新一代锐龙9 9950X3D/9900X3D正式发布后,必然也会加入这一行列。
Intel方面最好的是i9-14900K,不过也只和锐龙9 9950X、锐龙7 7900X基本处于同一档次。
最新的酷睿Ultra 9 285K表现平平,甚至还不如13代的i7-13700K,尤其是如果只搭配DDR5-7200这样不算太高的内存频率时,甚至不如AMD主流的锐龙5 9600X!
至于酷睿Ultra 5 245K,基本上和12代的i9-12900K类似的水平。
多线程性能排行榜:
锐龙9 9950X凭借16核心32线程毫无意外高居第一。
酷睿Ultra 9 285K虽然失去了超线程,但借助8大16小24个核心,落后得也不算多,但内存频率高低差异不大。
同样16核心32线程的上代旗舰锐龙9 7950X,以及锐龙9 7950X3D,也依然都很能打,都领先于竞品上代旗舰i9-14900K。
单线程性能排行榜:
Intel终于挽回一些颜面,酷睿Ultra 9 285K为数不多的亮点,这次高居第一。
酷睿Ultra 7 265K则紧随其后,和上代旗舰i9-14900K齐平,组成了第一集团。
AMD方面最好的是锐龙9 9950X,再加上它出色的多线程性能,可谓完美双修。
事实上,大多数处理器的单线程性能差异并不是特别大,远不如多线程性能那样的明显落差。
附详细规格、数据——
接下来的AMD Zen6,会更加彪悍!
AMD Zen6锐龙至少有四大系列,代号一脉相承,都以“美杜莎”命名:
Medusa Ridge:面向桌面,对应现在的Granite Ridge(锐龙9000系列)。
Medusa Point:面向主流笔记本,对应现在的Strix Point(锐龙AI 300系列)。
Medusa Halo:面向高端笔记本,对应现在的Strix Halo(锐龙AI MAX 300系列)。
Medusa Range:面向顶级游戏本,对应现在的Fire Range(锐龙9000HX系列)。
据悉,Medusa四大系列都会采用台积电N2 2nm级别制造工艺,而且都是chiplets小芯片设计。
CCD统一升级为12个核心,改变多代以来CCD 8核心的传统,整体的核心数量将会大大增加。
IOD部分自然会根据不同产品定位有所区别,比如说Medusa Ridge/Range肯定都还是最基本的显示功能,Medusa Point会有着较强的核显,Medusa Halo则必然还是最强核显
现在的Strix Halo就有了多达40个核显,可媲美移动版RTX 4060/4070,不敢想象下一代会怎样疯狂。
当然,Medusa Ridge/Range都还会有X3D版本。
AMD锐龙处理器越来越强,主板也是越做越好,甚至七彩虹也越发高大上。
七彩虹宣布,即将推出旗下首款AMD X870旗舰级主板,也是七彩虹第一款支持显卡快拆设计的主板,但有点与众不同。
现如今,很多品牌的中高端主板都引入了SSD、显卡的快装、快拆设计,具体做法大同小异,很方便,但也存在损坏显卡PCB的潜在风险。
七彩虹这款CVN X870 ARK方舟主板在PCIe显卡插槽末端设置了一个特别开关,ON、OFF两种状态,轻轻拨动即可固定或者卸下显卡,与其他厂商普遍的按钮式有所不同。
七彩虹表示,这种专利的设计不但方便,而且“真的很安全”。
其他方面,这款新板子具备强悍的供电、强大的散热、丰富的扩展,其中寒霜装甲散热片采用合金打造,复合沟槽设计,内置热管,散热非常高效,支持多个M.2接口,而且都覆盖散热装甲。
Intel方面,酷睿Ultra 9 275HX处理器在PassMark的跑分成绩曝光,其以61010分的成绩,成为PassMark榜单上最快的笔记本处理器。
这一成绩比AMD的Ryzen 9 7945HX3D高出6.83%,显示出酷睿Ultra 9 275HX在多核性能上的强大优势。
不过酷睿Ultra 9 275HX虽然在多核性能上表现出色,但在单核性能方面,它依然未能超越苹果的M3系列芯片。
苹果的M3 Max 16核、M3 Max 14核、M3 Pro 11核和M3 8核等芯片在单核性能上仍然领先,这些芯片甚至在某些测试中超过了其M4系列。
在单核性能上酷睿Ultra 9 275HX还是比AMD锐龙9 7945HX3D高出16.4%,比AMD锐龙AI 9 HX PRO 375高出13.9%。
与上一代的酷睿i9-14900HX相比,酷睿Ultra 9 275HX在CPU Mark测试中的性能提升了33.7%
酷睿Ultra 9 275HX拥有8个性能核心和16个效率核心,总计24个核心和24个线程,支持5.4GHz的频率。